真情演绎“三顾茅庐” ―灌云社区矫正为服刑者架起沟通亲情桥梁

发布时间:2013-07-08

       近日,从苏州监狱传来消息:正在服刑的秦某得知家庭情况,心情豁朗,乐观向上,遵守监规,改造积极,6月中旬,因表现突出受到表扬,并高兴地获打一次亲情电话。
  秦某因故意伤害入狱15年,心情灰暗,一直期待能得到来自家庭的一些音讯或慰藉。在监狱职能科协助下,他多次与家人联系,都未获回音。“求求干警,让我去死吧,我不想活了。”秦某觉得自己遭家人抛弃,心理底线几近崩溃,在狱中时而颓靡消沉,时而偏激暴躁,对监管抵触,对人生失望,狱管干警为解压他的负面情绪,通过种种努力都未能奏效。
  今年4月初,灌云县司法局接到苏州监狱请求协助联系其家人的函件后,该局矫管科会同乡司法所负责人到秦家做工作。经村干部介绍,秦某家中有父母和妹妹,他是长子,一贯娇生惯养,比较任性,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失聪且有些智障,一家人靠种地维持生活。4月9日上午,秦老汉远远看见司法局来人,选择了回避,离家而走,大家遍寻不着,只得与秦母比划着劝慰了一番, “第一顾”就这样吃了“闭门羹” 。
  4月12日,司法行政干警们颠簸了十几里土路,在偏远的村头找到了年己七旬的秦父,秦老汉憋了老半天,才道出点实情:“出了这么一个败子,人前抬不起头,钱也被他折腾光了”。 老汉认为儿子是导致家里窘迫的原因,一直心存忿恨,不许家人与之联系,不仅撤掉了家中电话,而且手机换了号。愁眉未展的秦老汉没谈几句,连句客气话都未说,扭头就下田去了,“第二顾”被当头浇了“一盆水” 。
   看样子,秦老汉真的想断绝父子关系,这该怎么办?司法局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商讨解决让秦老汉与服刑儿子沟通思想的办法,决定用真情融化、诚恳帮助来试试。4月18日,司法所组织八名社区矫正人员,帮助秦老汉整理农田,个个汗流浃背地忙乎了一整天。同时乡司法所同志与县、乡民政部门联系,为其办理了低保手续。
  5月4日,当看到满头汗水,胳膊上还留有骑车摔倒时留下血痕的赵所长和几位矫管人员又来到他家门口时,秦老汉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终于流了下来:“同志,太难为你们了……”随即喊来小女儿,嘱她第二天去苏州探视哥哥,“告诉他,家人惦记着呢,家里有政府照顾,他安心改造就中”。坐在厚厚的草垛上,赵所长告诉心气逐渐平复的秦老汉,已约请医院著名老中医替他治疗多年的老胃病,此时,老汉哽咽了,他含着泪水说:“请司法局领导放心,我以后要抽空经常给儿子打电话,劝说他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第三顾” 终赢得秦老汉的“一掬泪” 。 
  “前些日子,我们出差南方,特地绕道苏州看望了秦某,就其帮教与监狱方面作了沟通。”司法局长房立峰说。多年来,灌云县社区矫正工作者们积极践行帮扶救助、组织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特别在服刑人员情绪改善、心理救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社会好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