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市预防办实施三大项目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服务管理工作
真诚帮扶弱势青少年群体,服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团组织做好青少年群众工作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团市委、市预防办确立了“寓管理于服务,寓预防于救助”的工作理念,积极联合司法、教育、关工委等单位,实施三大项目,扎实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服务管理工作。
一是实施“1+X”特色阵地建设项目。即围绕“打造平台化工作阵地”这个“1”,激发基层活力,广泛开展项目化分类救助,不断做大“X”。在实际工作中以社区(村)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青苹果之家”、“亲情驿站”、“安全宝护营”、“心海护航中心”等400余个青少年事务工作平台,作为与重点青少年群体加强日常正面接触的主阵地,形成了由团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公检法司工作人员、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五老”人员、志愿者等2300余人组成的工作队伍。
二是实施“阳光成长”教育关爱项目。动员未成年子女与正在服刑的亲人开展感恩互动,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家庭得到党和政府关心的情况等,并把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照片一并寄出,鼓励家长好好改造,也减轻家庭不幸留在未成年子女内心深处的阴影。组织开展“点亮心灯”、“爱心手拉手”、“代理家长”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积极争当“四好少年”,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三是实施“青春圆梦”困难家庭帮扶项目。各级团组织将未成年子女纳入“圆梦行动”资助范围,并积极开展济困助学等各类送温暖活动,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此外,还主动走进基层了解情况,通过“走听转办”活动为近200名青少年满足 “微心愿”。
一是实施“1+X”特色阵地建设项目。即围绕“打造平台化工作阵地”这个“1”,激发基层活力,广泛开展项目化分类救助,不断做大“X”。在实际工作中以社区(村)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青苹果之家”、“亲情驿站”、“安全宝护营”、“心海护航中心”等400余个青少年事务工作平台,作为与重点青少年群体加强日常正面接触的主阵地,形成了由团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公检法司工作人员、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五老”人员、志愿者等2300余人组成的工作队伍。
二是实施“阳光成长”教育关爱项目。动员未成年子女与正在服刑的亲人开展感恩互动,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家庭得到党和政府关心的情况等,并把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照片一并寄出,鼓励家长好好改造,也减轻家庭不幸留在未成年子女内心深处的阴影。组织开展“点亮心灯”、“爱心手拉手”、“代理家长”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积极争当“四好少年”,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三是实施“青春圆梦”困难家庭帮扶项目。各级团组织将未成年子女纳入“圆梦行动”资助范围,并积极开展济困助学等各类送温暖活动,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此外,还主动走进基层了解情况,通过“走听转办”活动为近200名青少年满足 “微心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