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委研究制定《中共连云港市委关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12月29日,连云港市委召开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连云港市委关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贯彻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充分反映了市委加快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坚定决心。《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努力实现依法执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公正廉洁司法水平、法治宣传教育水平、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六个显著提升”,努力将法治连云港建设推向新阶段、新常态。
一是法治政府更加阳光、公开、透明。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四五工程”,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推进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平台,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二是公正司法让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始终坚持“最严格的司法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大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运用,拓展司法公开的渠道和范围,健全阳光司法工作机制;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完善同步录音录像资料审查机制,落实人权司法保障。
三是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制定普法规划,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风尚。把法治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在大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落实法制副校长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四是诚信港城让“老赖”无所遁形。充分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其中以打造“诚信连云港”为载体,构建起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监督和信用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建立严重失信行为的“黑名单制度”,强化失信惩罚。
五是社会治理法治化构建“平安连云港”。对依法推进社会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推进矛盾纠纷多元融合调处机制建设,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管理、调处中心具体运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格局。推进各级各行业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专业调处室)规范化建设,推行人民调解员进驻调处中心制度,完善以“公调、诉调、检调、访调”衔接联动为主体,劳资纠纷、医患纠纷、消费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调处多元融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体系。
六是法治社会建设同时将惠及更多的城乡百姓。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打黑除恶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将平安连云港建设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