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首页 >  首页 > 普法动态 > 焦点新闻

我市实施2015年法治为民10件实事

发布时间:2015-04-22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法治惠民办实事力度,日前,连云港市在全市组织实施2015年法治为民10件实事,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法治建设满意度。法治惠民实事工程纳入法治建设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将将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视察,并加强专项督查,务求取得实效。
    一是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在市、县、乡三级政府及其部门全面聘请法律顾问,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年内,市、县两级政府及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聘请率达100%,90%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聘请法律顾问。成立市法制专家咨询委员会。
    二是开展法律援助惠民“阳光计划”。在市和6个县区及80%乡镇(街道)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0%村(社区)建立司法服务站,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援助惠及全部低保人群并逐步向低收入人群延伸,全年援助案件4000件以上,受援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开展“法治护航企业年”活动,组织法律专家和优秀律师团队,深入企业专题开展法律风险防范知识和企业法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培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促进企业提升依法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实施平安“天眼工程”。规划建设市域防控点位207处、市区城域防控点位81处、核心区域防控点位620处。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年内投入5000万建成核心区域防控点位400处以上,同时落实年技防建设经费5%的维保经费。加强社会面监控资源接入,以金融、文博、水电油气、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出入口等视频图像资源为重点,完成2000路图像信息接入任务。
    四是提升执行案件绩效。完善网上司法拍卖机制,改革被执行财产传统委托评估程序。拓展更多商业银行作为全市司法网拍贷款银行,提高司法网拍成交率。严格执行失信被执行人纳入“黑名单”制度,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努力提高执行效率。
    五是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领域执法力度。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等,确保不发生区域性、源头性较大以上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市属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六是打击涉众型侵财犯罪。依法加强对关乎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涉众型侵财犯罪案件的侦查和处理,重点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传销等涉众型侵财犯罪,开展专项行动,破获一批社会影响大、危害大的重点案件,捣毁一批规模聚集、流窜作案的重大窝点和团伙,惩处一批危害严重的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员,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七是建立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联动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联动保护工作机制,积极推动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年底前完成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建设,畅通案件移送渠道,推动涉嫌犯罪案件及时进入司法程序,提升办案效果。积极启动实施环境保障公益诉讼。
    八是法治文化示范点建设。开展省、市两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提升法治文化阵地的规模和档次,推动新建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6个;90%的乡镇(街道)建成市级以上“法治文化示范点”,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
    九是实施青少年成长护航工程。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制观念,用法律来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按照着眼根本、综合施策、主体多元、法治化的要求,切实加强源头治理,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道防线”,着力解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根本性问题。开展校园及周边秩序综合整治,规范管理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辆,城市校园保安配备率达95%以上,乡镇农村校园保安配备率达80%以上,校园防护器材配置率达100%。
    十是深化基层依法自治工作。充分发挥村(社区)依法自治作用,以推进民主管理、和谐安定、服务优质、法治彰显为目标,全面推行基层“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工作评议会、法治大讲堂”等“三会一堂”民主依法自治工作机制。统筹整合行政、法治、综治、社会等各方资源,问计于民、集中民智,强化执行和评议监督,认真做好法律宣传教育、困难帮扶法律援助、矛盾预防化解处置、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等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卫生、教育、治安、物业管理等环境,全力提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水平。年内,全市70%的街道(乡镇)推行“政社互动”模式,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达30%以上。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