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执法谁普法首页 >  首页 > 普法动态 > 谁执法谁普法

我市召开临洪河湿地保护第一次联席会议

发布时间:2015-07-20

    7月14日,市政府吴海云副市长主持召开临洪河湿地保护第一次联席会议,赣榆区、海州区、连云区人民政府和市开发区管委会及市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城管局、水利局、农委、市海洋与渔业局、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林业局朱加刚局长关于《临洪河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方案》的起草、征求意见和修改工作的说明,与会代表进行了讨论发言。会议原则通过了《临洪河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方案》,全面分析了临洪河湿地保护现状、剖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湿地保护工作。  
   吴海云指出,一要充分认识加强临洪河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临洪河湿地总面积约4000公顷,它既是重要的水利枢纽,承担着流域内数万平方公里的行洪和我市主城区的防洪排涝与城市尾水入海的重任,又是我市生态资源和城市生态屏障,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湿地在保持区域生态平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增强做好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切实提高加强临洪河湿地保护工作的急迫感。临洪湿地上,除了水利设施以外,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农副渔业和自然渔港。受多种因素影响,湿地保护中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权责不清、湿地污染严重、违规开垦、乱捕滥猎等诸多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三是科学规划临洪河湿地保护工作。当前要在全面开展临洪河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水平编制《临洪河湿地保护规划》,要通过编制和实施湿地保护规划,把湿地保护的任务落实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四是加快形成临洪河湿地保护体系。当前,临洪河湿地已处于需要抢救性保护阶段,首要的任务是做好湿地的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优先,保护与整治相结合,暂停一切开发,努力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广泛开展临洪河湿地保护宣传教育。要注重湿地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掌握湿地的重要功能和多重效益,了解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六是切实加强临洪河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有关区和部门要按照联席会议制度的分工,既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又要加强协作配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