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荣获省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称号
2015年11月11日,连云港市财政局荣获江苏省财政厅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荣誉称号。
近年来,连云港市财政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治财政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将法治思维、法治方法嵌入财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不断提升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有力保障了财政改革和发展整体格局的平稳、健康运行。连云港市财政局在江苏省财政厅2015年对2014年度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考核中继2012年、2013年连续荣获先进单位,被省厅确定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主要做法如下:
一、勤学习,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增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是认真自觉学法。全局干部职工每年利用处务会议、支部会议开展自学和听学不少于60学时;聘请法律专家来局讲学5次;自觉上网学法,并参与网上答题竞赛。二是走出去学法。走进市看守所、清风苑现场学法,感受法制氛围,开展警示教育;走进抗日山、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现场教育,牢记革命传统;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场旁听行政庭庭审,直接感受到行政执法气氛和不当行政执法后果。参加市局、市法制办、省厅组织的外出法规学习。三是局领导带头学法。局党组每年安排学法不少于4次,每次开办公会时先学习一部法规;工作中用法。在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审批许可处罚复议应诉等方面,召开局长办公会会商解决,年度述法是领导的必修课,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处理问题已成常态。全局职工认真学习新《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宪法》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四是坚持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治财政宣传教育活动。今年财政惠民政策进企业、走乡村、进社区、上荧屏、进站台、刊报纸、进电台、上街头计6次。财政惠民政策已经惠及千厂万企、千家万户,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法治财政意识,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理念贯穿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融入到日常工作规范和具体行政行为中。
二、严考核,狠抓责任落实,全力推进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
省财政系统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2014年度设置7大项88个考核点,包括65个财政规章制度和多项“一票否决”考点。我局通过逐条对标,狠抓落实,通过责任分解到位、督查考核到位、整改落实到位等举措全面完成任务。也正因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保障了每年财政改革和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三、重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法治财政建设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为了更好地开展法治财政建设,我局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相关制度91个,全面疏理了财政各处室业务工作流程和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清理了局“五张清单”,全面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公开内外部流程图,规范性文件全面上网公开,重大决策上网征求社会建议等。严格规范涉法事务处理程序。坚持完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律顾问等制度,常年聘请法律顾问,建立健全受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制度。依法开展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合法性审查。制定了依法行政相关系列内部规章制度,依法定程序开展执法工作。围绕财政体制改革目标要求,将“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财政和执法工作,严格执法程序,采用“柔性”、“说理式”、“约谈”执法方式。2015年来,我局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10件,两件涉诉,一审全部胜诉,正确处理政府采购投诉3件,行政复议1件(最终撤诉),我局到此无一败诉案件和违规违纪案件发生。通过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在完善法治财政建设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来,连云港市财政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治财政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将法治思维、法治方法嵌入财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不断提升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有力保障了财政改革和发展整体格局的平稳、健康运行。连云港市财政局在江苏省财政厅2015年对2014年度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考核中继2012年、2013年连续荣获先进单位,被省厅确定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主要做法如下:
一、勤学习,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增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是认真自觉学法。全局干部职工每年利用处务会议、支部会议开展自学和听学不少于60学时;聘请法律专家来局讲学5次;自觉上网学法,并参与网上答题竞赛。二是走出去学法。走进市看守所、清风苑现场学法,感受法制氛围,开展警示教育;走进抗日山、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现场教育,牢记革命传统;走进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场旁听行政庭庭审,直接感受到行政执法气氛和不当行政执法后果。参加市局、市法制办、省厅组织的外出法规学习。三是局领导带头学法。局党组每年安排学法不少于4次,每次开办公会时先学习一部法规;工作中用法。在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审批许可处罚复议应诉等方面,召开局长办公会会商解决,年度述法是领导的必修课,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处理问题已成常态。全局职工认真学习新《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宪法》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四是坚持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治财政宣传教育活动。今年财政惠民政策进企业、走乡村、进社区、上荧屏、进站台、刊报纸、进电台、上街头计6次。财政惠民政策已经惠及千厂万企、千家万户,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法治财政意识,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理念贯穿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融入到日常工作规范和具体行政行为中。
二、严考核,狠抓责任落实,全力推进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
省财政系统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2014年度设置7大项88个考核点,包括65个财政规章制度和多项“一票否决”考点。我局通过逐条对标,狠抓落实,通过责任分解到位、督查考核到位、整改落实到位等举措全面完成任务。也正因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保障了每年财政改革和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三、重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法治财政建设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为了更好地开展法治财政建设,我局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相关制度91个,全面疏理了财政各处室业务工作流程和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清理了局“五张清单”,全面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公开内外部流程图,规范性文件全面上网公开,重大决策上网征求社会建议等。严格规范涉法事务处理程序。坚持完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律顾问等制度,常年聘请法律顾问,建立健全受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制度。依法开展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合法性审查。制定了依法行政相关系列内部规章制度,依法定程序开展执法工作。围绕财政体制改革目标要求,将“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财政和执法工作,严格执法程序,采用“柔性”、“说理式”、“约谈”执法方式。2015年来,我局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10件,两件涉诉,一审全部胜诉,正确处理政府采购投诉3件,行政复议1件(最终撤诉),我局到此无一败诉案件和违规违纪案件发生。通过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在完善法治财政建设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