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三下乡”工作获全省表彰
近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司法厅等十三家单位联合授予市司法局、灌南县司法局“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 “三下乡”活动总体目标,结合农村普法工作特点,积极开展送法律、送物资、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针对农村实际,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教培工程。整合司法行政八大职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法律顾问、公证服务、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矫正管教、安置帮扶、鉴定服务“八进村”活动。充分依托“草根”文艺群体,组建农民普法说唱团、村嫂普法宣传队、夕阳红法制艺术团等众多文艺团体,广泛开展“法制文艺乡村行”活动。创建13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 51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对443名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负责人进行轮训,提高他们的法治思维能力。以海州区苍梧社区为试点,在全市推行“三会一堂”依法治理模式。全市共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省级535个,创建率达32%。提升了农民的法治素养,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 “三下乡”活动总体目标,结合农村普法工作特点,积极开展送法律、送物资、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针对农村实际,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教培工程。整合司法行政八大职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法律顾问、公证服务、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矫正管教、安置帮扶、鉴定服务“八进村”活动。充分依托“草根”文艺群体,组建农民普法说唱团、村嫂普法宣传队、夕阳红法制艺术团等众多文艺团体,广泛开展“法制文艺乡村行”活动。创建13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 51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对443名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负责人进行轮训,提高他们的法治思维能力。以海州区苍梧社区为试点,在全市推行“三会一堂”依法治理模式。全市共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省级535个,创建率达32%。提升了农民的法治素养,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