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培育“三型”普法社会组织
近日,我市加大对普法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对原有普法团队进行有效整合,重点孵化培育“三型”普法社会组织。
一是培育“专家型”法律宣讲队伍。以高校老师、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家型”人才为主力,成立“以案说法”讲师团、“法制故事宣讲团”、“矫在港城”巡回讲师团等组织,通过“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讲活动。收集近五年内全市发生的76篇案例,编印《法律宣传教育案例选编》近万册向群众发放。
二是培育“草根型”民间文艺队伍。培育农民普法说唱团、灌云非遗传习所、灌南法宣艺术团、东海少儿版画中心等“草根”文艺团体,鼓励和扶持“魔术达人”汪其魔、“剪纸达人”王维良、“法治轻骑兵”张福昌等民间艺人,创作琴书、工鼓锣、淮海戏、魔术、剪纸、版画等法治文化作品,提升法治宣传的实效。
三是培育“社会型”志愿服务队伍。市、县两级分别成立普法志愿者支队、大队,召募大学生、“五老”人员、法律明白人等参与普法志愿活动,积极筹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联盟、大学生法律之友协会、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等组织,开展法润春风行动、反家暴法宣传、司法日集中宣传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打通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