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级法院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
近年来,连云港中院党组高度重视学术讨论对提升司法能力的促进作用,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全市法院齐抓共管良好格局,有力促进学术讨论工作深入开展。今年在全省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中,组织报送论文获省级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7篇,中院连续三年荣获组织工作先进奖。灌云法院首获组织工作先进奖,全省仅有两个基层法院获此殊荣。
一、强化“三个意识”,夯实学术讨论工作基础。一是强化基础工程意识。中院每年均召开全市法院司法调研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法院学术讨论工作,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薛剑祥亲自谋划部署学术讨论工作,带头撰写学术论文,在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上荣获优秀奖。党组成员、副院长顾长洲在全国法院第25届、27届学术讨论会上先后荣获优秀奖、三等奖。二是强化人才工程意识。积极鼓励和支持干警,特别是年轻干警参加学术讨论,并通过组织学术讨论发现、培养调研骨干,有力夯实人才基础。灌云法院于金珍、中院刘勇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均系首次参加学术讨论工作,并在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上荣获二等奖、三等奖。三是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在每年集中封闭写作期间,坚持邀请在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上多次获奖的同志进行专题讲座辅导,传授写作经验,并注重发挥理论功底扎实的干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干警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参与,促进学术讨论工作持续推进。
二、完善“三大机制”,保障学术讨论工作活力。一是完善司法调研人才网络机制。在全市两级法院中选拔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调研能力强的青年干警,确定为全市法院司法调研重点作者,组建重点作者群,建起“上下联动、专兼并举、重点突破”的立体调研网络,及时了解重点论文推进情况,分享参考资料,确保按序时进度完成论文写作任务。二是完善学术讨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把学术讨论列入各县区法院、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范围,作为基层法院综合考评的重要指标,以及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力传导压力,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三是完善学术讨论保障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司法调研工作的意见》,对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的同志记专项个人三等功,对在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的予以嘉奖表彰,并给与相应的物质奖励。中院及基层法院设立了藏书近万册的图书资料室,中院每年还专门安排专款用于购买图书资料。
三、抓实“三个环节”,提升学术讨论工作水平。一是抓实学术讨论组织工作环节。成立由一把手院长为组长的学术讨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动员部署。组织全市法院重点作者集中一周时间、集中地点脱产写作,分管院长现场督促指导,集中封闭人员互相交流讨论,有效提高论文质量。二是抓实学术讨论辅导环节。中院每年都邀请最高法院、省法院资深法官以及南京等高校知名专家来连举办学术讨论专题辅导,帮助全市法院调研人员做好学术讨论选题,提高学术讨论论文写作水平。三是抓实学术讨论论文提高环节。中院研究室在学术讨论工作中注重发挥司法调研团队的集体智慧,对重点论文实行重点突破、集体讨论、联合攻关、共同完善的制度,组织重点作者召开专题讨论会,并邀请审判经验丰富的院庭长审阅论文,有效提升文章质量。
一、强化“三个意识”,夯实学术讨论工作基础。一是强化基础工程意识。中院每年均召开全市法院司法调研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法院学术讨论工作,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薛剑祥亲自谋划部署学术讨论工作,带头撰写学术论文,在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上荣获优秀奖。党组成员、副院长顾长洲在全国法院第25届、27届学术讨论会上先后荣获优秀奖、三等奖。二是强化人才工程意识。积极鼓励和支持干警,特别是年轻干警参加学术讨论,并通过组织学术讨论发现、培养调研骨干,有力夯实人才基础。灌云法院于金珍、中院刘勇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均系首次参加学术讨论工作,并在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上荣获二等奖、三等奖。三是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在每年集中封闭写作期间,坚持邀请在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上多次获奖的同志进行专题讲座辅导,传授写作经验,并注重发挥理论功底扎实的干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干警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参与,促进学术讨论工作持续推进。
二、完善“三大机制”,保障学术讨论工作活力。一是完善司法调研人才网络机制。在全市两级法院中选拔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调研能力强的青年干警,确定为全市法院司法调研重点作者,组建重点作者群,建起“上下联动、专兼并举、重点突破”的立体调研网络,及时了解重点论文推进情况,分享参考资料,确保按序时进度完成论文写作任务。二是完善学术讨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把学术讨论列入各县区法院、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范围,作为基层法院综合考评的重要指标,以及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力传导压力,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三是完善学术讨论保障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司法调研工作的意见》,对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的同志记专项个人三等功,对在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的予以嘉奖表彰,并给与相应的物质奖励。中院及基层法院设立了藏书近万册的图书资料室,中院每年还专门安排专款用于购买图书资料。
三、抓实“三个环节”,提升学术讨论工作水平。一是抓实学术讨论组织工作环节。成立由一把手院长为组长的学术讨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动员部署。组织全市法院重点作者集中一周时间、集中地点脱产写作,分管院长现场督促指导,集中封闭人员互相交流讨论,有效提高论文质量。二是抓实学术讨论辅导环节。中院每年都邀请最高法院、省法院资深法官以及南京等高校知名专家来连举办学术讨论专题辅导,帮助全市法院调研人员做好学术讨论选题,提高学术讨论论文写作水平。三是抓实学术讨论论文提高环节。中院研究室在学术讨论工作中注重发挥司法调研团队的集体智慧,对重点论文实行重点突破、集体讨论、联合攻关、共同完善的制度,组织重点作者召开专题讨论会,并邀请审判经验丰富的院庭长审阅论文,有效提升文章质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