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执法谁普法首页 >  首页 > 普法动态 > 谁执法谁普法

我市法院3部作品荣获第四届“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奖项

发布时间:2017-06-21
    6月14日晚,由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央综治办一室主办,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承办的第四届“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成果展示会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隆重举行。连云港市灌南法院拍摄作品《为了明天》荣获大赛二等奖;赣榆法院、海州法院拍摄作品《圆梦少年》、《新岸》荣获大赛网络人气奖。
    本届大奖赛于2016年11月正式启动,活动历时6个月,共征集到个人和集体参赛者报送的微电影作品412部。题材涵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关爱、感悟励志和工作纪实等方面,经过组委会严格审核、删选,选定167部作品在大赛官网上进行展播。大赛经过前期作品征集、资格审查、评委评分、网络投票、作品终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2部网络人气奖作品,微电影、微视频、公益广告三个类别一、二、三等奖,最佳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制片奖单项奖,展示会现场播放了上述五个类别优秀获奖作品的视频剪辑短片,并向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了获奖团队进驻该县各中小学开展校园联谊活动,就微电影反映的内容与学生交流互动。我市法院《圆梦少年》作为唯一法制类微电影获奖作品,向三都县第三中学师生进行了展演。期间,连云港法院获奖代表详细介绍了作品的内容和拍摄意义,并现场向该校赠送了《为了明天》、《圆梦少年》、《新岸》三部法制教育作品。互动中身处大山深处孩子们的表现超出到场嘉宾的预料,思维活跃、开朗大方的学生们从身边真实事件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视野开阔,提问踊跃,提出的法律问题有思考、有深度,与会专家对学生的提问一一解答,现场互动气氛热烈,感染了在场的嘉宾,代表们纷纷寄语:快乐学习、回报社会、关爱成长、呵护希望!
    《为了明天》、《圆梦少年》、《新岸》三部作品均是根据法院真实案例改编,讲述了法官通过办案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帮扶成长的故事。“运用微电影这种新媒体形式,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诱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是创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央视微电影文化频道总监杨姗姗如是说。近年来,连云港市两级法院立足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职能,通过组织观摩公开庭、模拟法庭、法制讲座、结合法院开放日邀请未成年人走进法院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