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风行动】赣榆区“三下功夫”拓宽惠农服务模式
连云港市赣榆区司法局积极响应省厅“法润江苏”的号召,以服务基层、法惠三农为根本,在拓宽服务模式上下功夫,切实服务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
一、党员“下沉”,在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局机关29名在职党员根据个人从事职业、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和个人意愿等,分配相应的志愿工作岗位,积极配合王楼社区、镇海社区等社区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工地、手工作坊等地开展相关为民服务活动。并在青口镇各社区安排一名“下沉”对接党员,加强和社区党组织的沟通联系,积极与社区党组织开展经常性对接活动,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内用工工地、农名工流动走向等情况,了解掌握司法行政机关在该社区的综合影响力,针对反馈内容对活动方案、服务模式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落地见效。
二、顾问“结对”,在资源均衡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各镇、村本地法律服务资源,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配备的原有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试点性推出“A+B”工作制度。从人员数量、站所规模、服务经验等方面入手,实行“大所带小所,沿海带内地”模式,协调沿海乡镇法律服务人员向法律服务资源相对欠缺的内地乡镇流动,并推动公证处、调处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与经济薄弱的村(社区)配备的法律顾问进行“结对”,推进法律服务资源均衡化,实现“本地资源+专业资源”相结合的顾问模式,进一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助理“驻点”,在扩大宣传上下功夫。借助赣榆区双进双促大走访活动,为全区469个行政村的“驻点”民情助理提供法律服务联系卡10000余份,《一封信》30000余份。加强与民情助理的沟通联系,邀请民情助理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完善信息收集、研判,及时做好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动员针对各行政村的具体情况在劳动就业、薪资发放、安全生产、合同签订等方面的法律问需程度进行分类分组,因地制宜的为广大民工突出维护法律权益重点知识,扫清盲点,让广大民工可以及时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